了解最新公司动态与健康资讯
1. 一半多猝死者“太激动”和“太劳累”
研究发现,猝死的诱因为情绪激动(26%)、劳累(25%)、血容量改变(8.95%),其次为饮酒、过饱、轻微损伤等。#员工长期加班猝死法院判公司担责二成#
2. 心源性猝死是首要原因
猝死发生的首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(57.76%),第二位肺源性猝死(21.63%),之后是脑源性猝死(9.21%)。
3.发生猝死前,往往伴有以下的症状体征
猝死中有症状体征的人,最常表现为突然发作(20.10%)、休息睡眠中(16.71%),其次为呕吐(7.49%)、呼吸困难、胸闷出汗、头晕、胸痛、腹痛、抽搐、头痛、心悸、咳嗽、意识障碍等
4. 猝死的患者中,患有慢性疾病
有既往史者中,高血压最常见(37.95%)、心脏病(30.02%)、糖尿病(23.79%)。其次为发育不良、高血脂、肿瘤、感染、甲亢等。
5. 30岁~63岁,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发年龄段
30岁~63岁的中年人,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发年龄段。
中年正是疾病形成的高危时期,加上社会中又正值工作节奏快、生活压力大、熬夜加班、饮食不规律、嗜烟好酒,容易产生“三高”,导致冠心病为首的心源性猝死等。
中年人,留意身体发出的信号!
猝死前,身体会发出过很多信号,人到中年要特别留意。最常见的症状是胸痛、胸闷或心前区不适,主要表现为三个先兆:
异常先兆一:会感到短暂的心绞痛,或是吞咽费劲,有的人会出现3到5分钟的胸闷。
异常先兆二:感觉胸部有闷痛的感觉或是有压迫感、心慌、身体乏力、头晕等不适。
异常先兆三:突然出现低血压,同时伴有出冷汗、呼吸困难等症状。这些症状多在体力活动、情绪激动、或饱食后出现,经过平静休息后常可缓解。
此外,少数人在心肌梗死前还可能出现莫名其妙的左胳膊疼痛、嗓子痛或牙痛。
最后,这些症状发生的时间长短不固定,有些人是几分钟,有些人是半小时,但发病时间都不会很长。所以出现胸部不适、隐痛、疲劳感觉的时候就要小心了。
来源:转自健康时报